PG最近又收到wts詢問出租車位,屈指一數車位已買入兩年,只在買時入經泊車網站放租,不久便租出至今,中間加了一次租,名義回報4%。以以前7%回報標準可謂不合格。但因為美國大印銀紙,所有資產價格都被動升值,現在來說已不錯。
以下綜合一些選擇車位心德:
1.供應和需求。如果車場很多供應,例如青龍頭豪景花園。車位住戶比例1:1。除非可供外來客泊,租金也不會大升。
2. 出入方便,易泊,闊落,無柱位。右軚車,車位在左邊比右邊好。
3. 可否供非住戶泊,有些車場特別住宅,只限住戶以八達通出入,有些只能賣給業主,令需求受限。影響升值潛力及價值,例如東涌昇薈。
定價:預期年租金/要求回報。例如要求5%。
但預期租金2600,年收31.2k。咁車位只值640k。
以下是數據分享:
星之谷老闆:
「經濟差,第一時間劈車」的傳統智慧,亦因此深刻烙在筆者腦海。但今天情況又是否如此? 疫情下市民買車 較往年升1倍 2003年,香港爆發沙士,惟疫情只維持約4個月;2020年,香港又爆發世紀疫情,全球社交隔離下,零售、餐飲、酒店、航空及服務業均大受打擊,經濟蕭條,情況遠比沙士時期嚴重,完全合乎傳統智慧車主需要「劈車」情景。 但這次情況有些特別,不少人因衞生關係,避搭公共交通工具,購買私家車代步。早前有報道指,二手車買賣暢旺,成交價更逆巿上升。另外,不少人避免外出用餐,甚至因為限聚令、晚市無堂食關係而叫外賣,「熊貓」、「袋鼠」電單車送餐成了新興行業,部份失業人士亦將錯就錯加入。 根據運輸署資料,2020年1月至11月,私家車數目增加19,965輛,2019年全年則增加10,547輛,升近89%;電單車去年1月至11月亦增加了8,402輛,2019年全年僅增加4,506輛,亦升近86%。如果連12月數字也計算在內的話,相信升幅近一倍。 人均擁私家車數目 歷年穩定爬升 雖然經濟受疫情影響,但私家車及電單車數目均錄得驚人增長,「經濟差,第一時間劈車」傳統智慧,今次再未有應驗。 筆者翻查由2001年起統計的私家車登記數字,發覺除2003年沙士期間下跌外,其餘年份均錄得正增長。即使計及人口增長,人均擁有私家車數目亦穩定上升。 以每千人擁有私家車數目計算,2001年為56.9輛、2006年為57.4輛、2011年為66.7輛、2020年11月為86.3輛。當中只有2003年及2004年錄得輕微下跌,而2008年金融海嘯、2010年歐債危機、2014年及2019年社會運動,以及2018年至今尚未平息的中美貿易戰,都未能減低港人買車意慾。 求過於供 車位投資良機出現 近年按揭制度變改,亦影響車位價值。以往舊制按揭成數下,持有600萬元以下物業的準換樓客,或原本已有物業想多投資一間物業的投資者,都面對籌集首期困難。有時儲到百多萬元資金,便會投資車位,貪其不受額外印花稅限制,方便日後轉手,令到車位投資熾熱。 2019年施政報告宣佈放寬住宅按揭保險的最高按揭成數及樓價範圍,800萬元以下最高借9成,1,000萬元以下最高借8成(俗稱「林鄭Plan」)。「藏富於車位」或原本打算購買車位的資金,均轉投住宅巿場,車位價格數個月內,應聲下跌約20%至30%。當然部份亦反映了經濟轉差或移民等因素。 不過,正如上述所言,近年私家車數目大增、新經濟起錨,車位需求越來越熾熱。而同一時間,車位卻面臨供應短缺壓力。近年新發展項目,令不少空地停車場撤出,上蓋物業提供車位數目反而減少,同時面對新居民遷入,此消彼長下,每逢有新屋苑入伙,車位價格均水漲船高。 2020年8月,政府為救工商物業巿場,將非住宅物業最高按揭成數由4成上調至5成,車位物業因而受惠。凡此種種,筆者相信車位價格已然見底,投資者可一改傳統投資智慧,看準機會撈底。 子非魚 星之谷按揭轉介
疫情觸發汽車數量暴升1倍 車位價值浴火重生(子非魚)
https://hk.appledaily.com/finance/20210116/KJF2FAXIQZCOJHZCCOZEM6W3E4/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