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薦計劃精選

強股捱沽預示跌市近尾聲 ??

6月開始的跌市並不簡單,環球股市差不多全部跌近或跌破3月低位。3月跌市主因是信貸市場波動及財務機構出現倒閉危險,最終以貝爾斯登賤賣(take-under)告終,6月跌市的背景則與3月跌市有所不同,當然亦有延續之處。現在市場最關注的問題不是油價或商品指數,而是美國按揭債券機構Fannie Mae及Freddie Mae的前景。

按債機構前景 成市場焦點
但BBB級商業按揭證券指數由3月高位1674,只回落至1428便回升至1623;美國30年定息按揭息率由1月低位5.48厘,更輾轉上升至6.37厘; 與此同時,為拯救財務機構而新設的聯儲局機制又有不同信息。「定期證券借貸機制」(Term Securities Lending Facility, TSLF)提供了500億美國庫債券,以供交易商交換缺乏市場承接的機構性及按揭證券,在最近一次的拍賣,只有261億美元的需求;TSLF機制總額是2000億美元,現存借貸結餘只有1000億美元。另一機制「主要交易商信貸機制」(Primary Dealer Credit Facility),亦反映交易商的信貸需求並不殷切。
現在形勢是財務機構本身並無迫切信貸需求(當中自有例外),因為它們已大幅降低槓桿比率縮減資產負債表,但因此而遭殃的是財務機構的客戶——據指一些對基金便出現信貸緊縮的壓力而被迫減槓桿以至削減業務,上述債券差價及信貸違約掉期差價的擴闊正反映了有關問題。
近日匯市、債市及股市的波動頻仍,原因很多,但想來亦包括一些對基金需要或被迫減倉/斬倉所致,加上一些宏觀基金(macro fund)看淡環球經濟而沽售商品股及指數,結果乃產生弱勢股(財務股)喘定、強勢股(商品能源原材料)受沽的現象,因為沽財務股、長商品股是對基金的熱門策略,減倉斬倉便要買財務股、沽商品股。在7月2日煤價下跌超過11%,據傳便與一些對基金無力補孖展而被迫斬倉有關;亦有分析認為期油節節上升,與沽空期油的對基金無力補孖展所致。

優質股遭洗倉 造就入貨時機
有兩處地方值得留意。第一點是現在的沽倉是主題帶動或被迫而為,所以不會理會個別股票的前景,任何東西都只是一個工具。 試看看種子股Monsanto(MON)的良好業績及負面股價反應,天然氣股Chesapeake Energy(CHK)宣布大好消息之後的股價反應,一些優質工業股因交易所買賣基金的被沽而受拖累下跌,顯然可見有些沽盤做就了極佳的買入機會。 第二點是新興市場的風險溢價向上爬升,這從EMBI新興市場差價、CDX新興市場指數及資金流出新興市場基金可見——截至6月23日一周,亞洲基金的流出量達每周14億至15億美元,投入環球/國際基金的數字亦由5月尾的10億美元縮至2億美元,流出亞洲基金的每月數字達到83億美元,是歷史上第五大單月流出量,數額等於亞洲基金總額的4%;5至6月中流出中國香港股市的資金便達17億美元。新興市場股市跌幅大,國際資金流走,再加上中國資金被大舉套牢,這發展對港股是不利的。資金流出新興市場,亦流出成熟市場。近周歐美股市的下跌有一個重要原因:贖回沽售。沽盤根本就不理價長沽直下,輪流沽售,由弱到強,這是實貨沽售而非沽空。貨源似以互惠基金為主,背後是因為基金客戶要求贖回。

基金客戶忍不住財務股的諸多壞消息,受了不傳媒每天說熊市已來,經不起商品到頂之說的威嚇,於是沽沽沽,基金經理並無他法也只好在市場沽沽沽沽沽。實貨沽售對好友是痛苦的考驗,因為世界雖大、三尺難藏,強股弱股難逃一沽。但貨沽售過去之後,卻是好事,因為貨沽完了就沒有了,不會拖延下去。實貨沽售多是參差沽售,強股是最後的沽售對象,所以當商品股下跌,這像尾聲而非開始。 然而Fannie Mae和Freddie Mae的暴瀉使短期市出現很大的不可測性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